宠文网

皇帝也疯狂——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皇帝也疯狂——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

第52章

书籍名:《皇帝也疯狂——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    作者:陈然
    《皇帝也疯狂——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章节:第5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大臣们当然纷纷反对,他就把反对得最厉害的太仆卿杨最处以廷杖之刑,活活打死。经此一闹,他虽然没有退位,但对修炼事业的热情依然不减,还给自己上了不少道号,其中最长的一个是“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气短一点的人估计都没法一下念出来。

嘉靖十八年(1539年),那个“秉诚致一真人”邵元节死了,神仙也会死,可见那些装神弄鬼的法术未必有效。不过,虔诚的世宗皇帝却依然执迷不悟,或许在他看来,这位神仙是“尸解”了呢,于是他又宠幸上了邵元杰推荐来的道士陶仲文。陶仲文先是在宫中捉妖有验,被他封为“神霄保国宣教高士”。到了嘉靖十一年(1532年),久病不已的皇帝因为身体有了转机,认为是陶仲文祈祷的功劳,就进封他为少保,接着又封他为少傅,嘉靖二十三年(1545年),又进封他为少师。少保、少傅、少师,称为“三孤”,虽说都是名誉头衔,但也是一品高位,按规矩只能授给德高望重的大臣,汉唐的来任何一朝都没有过一人身兼这个头衔的。现在,陶仲文以一个区区道士,居然一人就兼了“三孤”。到了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又封他为恭诚伯。至此,这个道士已经达到文武极品了,便开始恃宠干预朝政。他对皇帝说“二龙不相见”,于是皇帝在太子死后二十多年都没立太子,也从不肯见他的两个儿子裕王和景王。甚至裕王生下儿子,他都不肯见这个孙子,也一直不给他起名。陶仲文还与内阁大学士严嵩相勾结。有人弹劾严嵩,他就向皇帝进谗说那人挟私报复,结果上书之人被皇帝下狱免官。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这位神仙也死了。皇帝悲痛不已,让大臣们给他商议谥号,大臣们谥为“荣康”,皇帝不满意,又加上了“惠肃”二字,特谥为“荣康惠肃”。

皇帝大肆奉行道教,就有相当一批官员投其所好,并以此为晋升之阶。道士作法事都要写作“青词”,在“打醮”的时候烧给上帝。这种“青词”没有实在的内容,只要求形式的工整和文字的华丽吉祥。比较有名的例子如“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首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双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奇书电子书+QiSuu.cOm]万寿无疆。”可见这种东西虽然空洞无物,纯属拍马,但也需要很强的文字功夫,道士们是写不好的,所以一般由“词臣”来写。明世宗时期的很多阁臣都由此进身,号称“青词宰相”,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严嵩。

严嵩是家喻户晓的大奸臣,不过他也很有才华。所作的诗文,连当时的文坛领袖,与他有杀父之仇的王世贞,都不得不称赞。他的字也写得不错,北京有名的“六必居”招牌,就出自他的手笔。这样的人物自然是写作青词的最佳人选,严嵩由此大得明世宗的欢心,他也对皇帝遵奉道教极力迎合。明世宗曾经制作道教风格的香叶冠,赏赐给阁臣们,还让他们戴着上朝。首辅夏言觉得这不是正式朝服,不适合朝臣穿戴,因此不肯带;严嵩则不但立刻戴上,还在外面罩上轻纱,以示虔诚。世宗皇帝经常看道士们炼丹,时间长了,不觉技痒,自己也开始炼了起来,还经常把“成果”赐给臣下服用。大臣们都不想拿命开玩笑,自然不敢吃。严嵩却每次都吃,还把服用感受报告给皇帝。这样,皇帝自然会对这种知心知意的臣子感到满意,后来就让他取代夏言作了首辅。而且,严嵩还很善于揣摩皇帝的心理,拍起马屁从无肉麻之感,总能恰到好处。不过他当上首辅已经六十多岁了,精力毕竟有点不济,可他却有个儿子严世蕃,这个儿子虽然不学无术,但揣摩起皇帝的心思来百发百中,父子俩合作,更是把皇帝牢牢地掌控了起来。于是结党弄权,贪污受贿,骄横不可一世。群臣“畏嵩甚于畏陛下”,“天下知有嵩,不知有陛下”。权势之盛,如日中天。

但是,严嵩没有想到,他以遵奉道教起家,最后搬倒他的,却也是一个道士的乩语。

寡情薄义引来杀身之祸(1)

明世宗为人惨刻少恩,刚一即位就大打朝臣们的屁股,后来又把拥立他的首辅杨廷和革职为民。夏言做首辅,曾经深得他的信任,却因为屡屡对他尊奉道教不满而被革职,后来又听信严嵩的谗言将他杀死。不仅是对于大臣,就是对于后宫也是这样的。从他对待皇后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十分明白。

明世宗的第一位皇后陈氏,是他的原配。陈皇后怀了身孕,皇帝来看望她,却被端茶宫女的一双玉手迷住了,色迷迷地看个不停。皇后当然很不高兴,扔下茶杯就走。结果皇帝大怒,竟使皇后惊吓得流产,后来因此而死。就这样,皇帝依然余怒不消,不肯用皇后的规格,草草埋葬了她,还给了她一个恶谥“悼灵”。他的第二位皇后就是那个有着一双玉手的宫女张氏,鉴于陈皇后的悲惨遭遇,她小心谨慎,对皇帝百依百顺。但后来皇帝得到什么仙草灵芝,非让她吃下去,她服用后呕吐不止,差点丧命,皇帝还讥笑她没有福分。张皇后终于忍受不了,抱怨皇帝拿她试药。于是皇帝立刻以“不敬不逊”的罪名废掉了她。两年后,张氏郁郁而终,葬礼也极为草率。

皇帝接着立了德妃方氏为皇后,但最受他宠爱的是曹端妃。此外,他又为了广求子嗣而大纳嫔妃。宫中美女如云,皇帝未免有点应付不过来。这时,他信任的“神仙”陶仲文给他推荐了一个叫梁高辅的术士,献上了一种叫“先天铅丹”的丸药,据说能使人精力强健,长生不老。皇帝一吃,果然功效非凡,于是龙心大悦,命令梁老道给他大量炼制。

但是,这种“先天铅丸”的成分可颇为不一般,并不是丹砂硫黄之类,却是要用小女孩的初潮经血,再加上中草药和矿物质炼成,其实就是一种春药。当时人就说它“名曰长生,不过供秘戏耳”。可一心求仙的皇帝却不在乎老道士挂羊头卖狗肉,他追求的就是这种欲仙欲死的境界。为了大量炼制“先天铅丸”,他开始从民间大征少女入宫。嘉靖年间曾四次征选宫女,共1080人,都是年仅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女。王世贞曾写过一首诗,描述了这些女孩子的遭遇:“两角鸦青双筋红,灵犀一点未曾通。自缘身作延年药,憔悴春风雨露中。”大量民间少女背井离乡地来到不见天日的深宫,却成为了皇帝炼药的工具。而且,初潮的经血不是说有就有的,为了采得足够的炼丹原料,就强迫宫女们服食催经下血的药物,轻则对宫女身心造成极大损伤,重则造成失血过多甚至血崩,危及生命。后来,明世宗又相信了道士们“采阴补阳”的邪说,这些可怜的女孩子就成了他的“鼎炉”,身心备受摧残。皇帝还十分暴虐,宫女们即使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也从不宽恕,痛加责打,大约有二百多位宫女被他打死。如此非人的待遇,使宫女们担惊害怕,整天都活在战战兢兢之中。于是,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六个宫女联合起来,暗地商议“咱们下手了罢,强如死在他手里”,决定谋杀皇帝。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日晚,明世宗在曹端妃的寝宫里饮酒大醉,倒在榻上糊里糊涂地睡着了。端妃替他掖好被子便去了别的屋子,好安静些让皇帝睡得踏实。这时早就在一边窥视的杨金英等人潜入皇帝的寝室,先拿一块黄绫蒙住了皇帝的脸,接着拿出事先准备的绳子,做了一个结往他脖子上一套,令同伴们用力向两个方向拉,还有的宫女骑在皇帝身上死死地压住。明世宗惊醒,拼命挣扎。可杨金英心情慌乱,把绳子打成了死结,怎么也拉不紧,皇帝拼命反抗,口中呻吟。这时,有一个叫张金莲的宫女,看到皇帝半天也没死,便觉得这是有神灵保佑,于是就飞奔到方皇后处告密。

方皇后闻言大惊,连鞋子也顾不得穿,立刻带人披头散发地跑到曹端妃那里。杨金英等人听见外面的喧嚷声不敢再久留,四散奔逃。但此时曹端妃的寝宫已经被团团围住,这些女子被抓得一个不剩。方皇后看到床上的皇帝已经是面色青紫,赶紧上前解下他脖子上的绳索,又招来太医给他诊治。众多御医畏惧获罪,不敢用药。方皇后大声呵斥他们,太医院使许绅才冒着万死,调出一剂猛药让皇帝服下。过了好半天,皇帝终于哼出一声,吐出紫血数升,吐出几个字来。而事后许绅却因为用药的时候心惊肉跳,落下病根,虽然获得了丰厚的赏赐,却不久便得重病而死了。

此时皇帝虽然苏醒,但依然半昏半醒,很长时间都说不出完整的话来。于是,方皇后便以他的名义颁布诏书,审讯这些谋逆的宫女,一个个严刑拷问。宫女们的供词牵连到王宁嫔,但方皇后还有一份私心,她早就对曹端妃独占皇帝的宠爱十分不满,现在宫女们谋杀皇帝正好又在曹端妃的寝宫,于是她就借机把曹端妃也牵连进来。最后,王宁嫔、曹端妃,还有所有参加这起事件的宫女和她们的家属们,统统都被凌迟处死。这件事发生在农历壬寅年,所以被称为“壬寅宫变”。

过了一个多月,皇帝才算完全恢复过来。自此之后,他在也不敢住在大内皇宫,便搬到西苑永寿宫去住。此后他一直住在那里,直到临死才被抬回来。方皇后救了皇帝一命,立了大功,皇帝因此给了她很高的奖赏,把她的父亲由泰和伯进封为泰和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