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做人做事有门道 > 第85节:第十章 凿壁借光,善用外力(4)

第85节:第十章 凿壁借光,善用外力(4)

书籍名:《做人做事有门道》    作者:柳明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再者,从隋炀帝前不久镇压杨玄感反兵之迅速、果断和残忍来看,杨广对于贵族阶层的叛乱更为深恶痛绝。隋朝虽行将就木,但它毕竟是一国之政权所在,如果隋炀帝集中力量来剿灭李渊,那么此时此刻恐怕有十个李渊也是难逃灭顶之灾……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渊否决了部下的建议,不仅没有自立,反而打出了"尊隋"的旗号,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留守关中的杨广之孙代王杨侑为新皇帝,并移檄郡县,改变旗帜。这样,在突厥方面看来,李渊声势浩大,马上便要自立,自己的建议已被采纳,也就不再随意侵扰,并有条件地给予支持。而隋朝当权者,当然怀疑李渊身藏野心,但他竟打着尊隋的旗号。现在明目张胆地推翻隋朝政权的农民军比比皆是,这些都无力对付,哪还能专力去攻李渊?因此,除了做一些少量的防御布置外,一时从未对李渊发起过主动的攻击围剿,李渊便乘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壮大起来。

  更重要的是,李渊的尊隋旗帜迎合了"忠君"思想浓厚的贵族士大夫阶层。而且李渊新立代王杨侑为帝,在这批人看来,朝廷官僚便有一次大换班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则是一次难得的升官发财的机会。谁先加入李渊部队,谁便会抢到更好更多的先机。于是,众多手握精兵的贵族士大夫们纷纷投入李渊部下。李渊的实力急剧强大起来。

  当然,李渊"尊隋"毕竟是个权宜之计,他只把隋朝当做一棵正在快速腐朽的大树。当自己刚刚破土、尚为幼苗之时,机敏地把苗根一下扎在这棵大树之上,饱吸树中水分养料,又借大树遮挡雨,甚至让大树误认为这棵小苗乃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加以悉心保护,李渊从而获得迅速壮大的有利条件。而等到时过境迁,李渊便一脚蹬开隋朝这截烂木头,建立唐王朝,自己去赢得更为广大的民众之心。

  借棵大树暂寄身。唐军借此办法迅速地从幼小变成了强大,李渊用计何其妙也!

  □ 借刀杀人不见血

  汉文帝时,袁盎和晁错一向合不来。只要晁错在座,袁盎总是回避,袁盎在座,晁错也总是回避。两人从不同堂讲话。汉景帝即位,晁错被任命为御史大夫。他派遣官吏调查得知,袁盎曾私自接受吴王刘濞的钱财,于是向景帝报告。景帝便把袁盎免官为庶人。

  吴、楚等诸侯王发动叛乱。晁错又乘机想置袁盎于死地,他对丞史说:"袁盎接受了吴王不少钱财,专门为他们辩护,说他们不会造反。现在,吴、楚都已经造起反来,还有什么可说的?应该把袁盎抓来审问,察知他的阴谋。"

  丞史却说:"吴、楚当初还没有造反时,要是处置袁盎,或许还能阻止他们造反。现在都已经反了,再去处置袁盎已经没什么用处了。再说,袁盎好歹也是个大夫,不见得会有什么阴谋。"把晁错给挡了回去。

  晁错正在犹豫不决时,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袁盎。袁盎心里很紧张,心想:好你个晁错,你一次又一次和我过不去,现在又要加害于我,我也不能坐以待毙。他连夜找到窦婴,商量这件事该怎么办?窦婴曾位列三公,是朝中重臣。不久前就因为吴、楚之事被免官在家,他对晁错早就恨之入骨。现在袁盎找上门来,他便如此这般地给袁盎谋划了一番。

  窦婴虽说已免官,地位、影响还在,他将此事直接向汉景帝奏报,意思是说,吴、楚之所以造反,其原因袁盎最清楚,可召他上朝。袁盎上朝时一看不觉一惊,原来晁错也在。他只得与景帝虚与周旋,只说"吴王既可铸钱,又可煮海水制盐,这么富足,怎么会造反呢?"还说他有计谋,可以退吴、楚兵乱。景帝紧追不放,忙问何计。袁盎说:"军机不可泄露,不便让人听到。"景帝只得把左右屏去,晁错无奈,只得悻悻离去。

  袁盎四顾无人,便低声对景帝说:"臣听说吴、楚连谋,彼此书信来往,无非是为了封地之事。偏偏出了个晁错,提议要削掉藩王之地,对其造成威胁,他们造反是冲着晁错而来。只要陛下将晁错处斩,赦免吴、楚各王,归还故地,他们定会罢兵谢罪,安然无事。要是这样;还用得着派兵征伐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