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爱上双人舞 > 第三部分:结婚前的问题

第三部分:结婚前的问题

书籍名:《爱上双人舞》    作者:李中莹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结婚对象的三大致命缺点
有人问我:找结婚对象的时候,对方有些什么缺点是最要不得的?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后来我多次思考这个问题,再从很多辅导案例中引证,得出一个结论: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不同,因此对婚姻对象的要求也会不同,但事实上确实会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可能会对任何人的婚姻都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失败。我根据白己的经验总结了“三大致命缺点”。
在这三大缺点中,绝对无药可救的只有一个,另外的两个,虽然凶险,只要第一个缺点不存在,还是可以有转机。除了这三点,所有其他的缺点,只要两人都有诚意把关系搞好,都可以消除。
那个绝对无可救药的缺点是:“不肯改变”。有这种缺点的人,不理会其他人、事、物,也不会想这样继续下去的结果会对自己有多大的伤害,更会拒绝所有的提醒、建议、劝告和恳求,就像一头看不见、听不到的疯狂野兽,坚持这样地奔跑下去,终千使自己和所有在乎他的人,不是离开他就是掉进痛苦的深渊。这类人会坚持说: “我就是这样!”他摆出的姿态是:你想和我继续一起,你便必须接受我这个样子。在工作环境里,他会不惜牺牲每一份人际关系、每一次成功机会,甚至那份工作,去维持“我就是这样的”。他说:“我就是这样的,大不了不干!”而失去一份好的工作;他会说:“我就是这样的,大不了重新来过!”而失去一次成功机会;他也会说:“我就是这样的,大不了少一个朋友!”而破坏了本来好好的人际关系;他甚至会说:“我就是这样的,大不了分手!”而结束一段本来很好的感情关系。他的朋友会越来越少,新结交的朋友很快也因为他不理会别
人的感受,而终于离开。
如果遇上这样的人且发展出爱情关系,命运会很悲惨,因为他往往会产生一份同情心、一份想照顾这个人的怜爱,因而不能离开这个人,他只能够不断地迁就、让步,更不断地忙于修补这个人造成的破坏,疲于奔命,劳累而没有效果,最后往往这个人还是在不断地抱怨!你想想这样的婚姻会有什么结果?我告诉你:不是受不了而分手,就是两人紧紧地拥抱着走过一个绝对没有成功快乐的人生!
有这个缺点的人,多数在幼年时与父母的关系欠佳,在成长过程中未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觉得父母并没有接受自己。台湾武侠小说名家古龙就有着这样的童年,自己的婚姻也不成功。他的众多著作里,主人公的行为、性格和处世态度都表现出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的心态:我没有资格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这样的人,会受到潜意识的驱使而不断地去破坏人际关系和成功的机会。这个缺点是可以用心理治疗解决的,例如NLP简快疗法、催眠治疗、家庭系统排列等。但是拥有这个缺点的人,若不明白这个缺点的伤害性,是不可能拥有成功快乐的感情关系和人生的。
可以这样说,除了这个缺点,所有其他的缺点,都不会对一份感情关系造成致命的伤害,如果每当发觉事情的效果不好便愿意及时改变,问题总有解决的可能。
另外两个缺点是“托付心态”和“不愿分享内心感受”。这两项在本书 第一部分有专题的介绍,这里便不详细说了,而只谈男女都会有“托付心态”。一般情况,女的问题比较严重。“托付心态”是“我把我人生成功快乐的责任交给你承担”的意思。今天的人虽说思想上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一些千百年维持的旧观念,还是在内心深处影响着每一个人。娶了太太当然要尽力照顾她,使她快乐,这是一个丈夫义无反顾的责任。既然这是丈夫的责任,他就必须肩负两人的成功快乐在自己身上。就这点看来,“托付心态”的坏处是使丈夫有太大的压力,事实上,因为,个人不可能给另一个人的人生制造出足够的成功快乐,所以这是个不可能做到满意结果的责任。
“托付心态”有一个更严重、伤害性更大的坏处,就是做太太的既然没有责任,便什么都无需做、不能做,而只能等丈夫替一自己的人生添加成功快乐。人生就如逆水行舟,总是不进则退。做太太的停着等待,本身便在倒退了。在思想、心态、能力上不知不觉与丈夫有了距离,而且距离越来越大。两人的感情关系便产生了很多的隔膜,婚姻也就存在了危机。
把人生的成功快乐重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断地策划如何能够添增更多成功快乐,自己便能够与时俱进,把握住自己的幸福。如果再幸运地得到丈夫的关怀照顾,便是两倍的幸福,双重保险了。
“不愿分享内心感受”的人,在中国社会里十分普遍,一般男的比女的多。我们传统上就是一个不愿意触及内心感受的民族,说出内心的感受,不是害怕被认为软弱无能,就是害怕给别人有机可乘。在婚姻关系里,掩饰这些信念的借口是不想对方担心。其实这样的借口是不堪一击的:对方看到自己的情绪经由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但又无法知悉是什么事,只会更担心、产生更多猜疑和忧虑。试问:准备共度今生的人都不能和你分享内心的感受,世上还有谁人可以?人生的伴侣,当然就是分忧的对象。若是真的爱护对方,便应该告诉对方真相,让对方感到你允许他/她给你支持,并且你也欣然接受这份支持。
“不愿分享内心感受”的人,有不少是心地善良的男女。他们努力做到更好,而且以为自己单独承受辛苦和压力,便是把自己的角色做到最好。这份动机是好的,但是忽略了重要的一点:不让对方充分地尽到伴侣的责任、扼杀了对方向你提供支持的机会,是对对方十分的不尊重!
一些事情发生了,担忧是不可避免的,让对方与你共同担忧,而不是暗自猜疑,对方会觉得最好。
没有这三个缺点的人,当看到婚姻出现问题时,他/她愿意改变自己;并能充分地照顾自己的成功快乐,所以给对方的压力最少;内心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都能够说出来,好好地讨论。一个这样的对象,就算有其他的缺点,都会容易改善。

早恋的问题
所有早恋的发生,只是因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足够关怀爱护和帮助成长,而企图在另一个人身上寻找得到。处于青春期的男女,的确有结识异性的欲望,但是,如果家庭有足够的关爱,他们是不会急于在这个阶段里发展出恋爱关系的。心理学家发现,因为很多人对自己内心的感受(情绪)不清晰、不了解,而会做出错误的行为去配合一些感觉,例如:焦虑的感觉使一个人错误地以为是想吃东西;而需要别人关怀的感觉被错误地以为是性冲动。现代的传媒,给青少年大量错误的资讯,加深了他们对自己感觉和情绪的误解。
让我们看看恋爱在人生中具有一份怎样的意义。恋爱是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重要的一步,在它之后的是结婚、组织家庭;在它之前的是认识异性朋友、结交亲密异性朋友。如此看来,恋爱是人类的一项重要事情,因为人类的延续需要每一代都经历成长和建立自己家庭两个步骤,爱则是两个步骤中间的必需环节。
有一些家长,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恋爱的问题,索性禁止孩子结识异性朋友。这个现象,在有女孩子的家庭中尤为多见。回避间题,不代表问而恋题便不会出现。恐怕没有哪个家长相信自己的女儿第一次认识异性朋友,便会有美满的恋爱和婚姻吧?什么事都需要练习才会做得更好。有了足够的认识异性朋友、处理与异性朋友关系的经验,才能更成功地选择恋爱对象。有了足够的恋爱经验,才能更成功地选择婚姻对象,找到一个共建美满家庭的伴侣。
盲目地不准许孩子结识异性,结果只会使整个小区的人都知道你的孩子跟谁“拍托”(谈恋爱),而只有你不知道。当孩子第一次与异性约会时,内心总是十分紧张,不知该怎样做,心中会有很多问题而无法获得解答。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及时给孩子最需要的教导和支持,孩子将会感激,并且将会把这一重要的人生成长做得很好。
孩子10岁一I3岁的阶段,正是处于叛逆期,如果父母不懂得在这个时期与孩子建立朋友式的关系,而只是坚持一套指令式的管教模式,父母将对孩子的恋爱问题完全无能为力,因为孩子会对父母隐瞒所有结识异性及谈恋爱的事情。
如果父母在女儿l0岁一13岁这一时期中与她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关系,孩子对父母会有一份信任,在结识异性和谈恋爱的过程中,会把父母当做最好的顾问专家,让父母指导自己去有效处理感情关系,保护自己。恋爱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婚姻伴侣,同时,父母需要让孩子懂得不要在恋爱中过分地付出,不要走回头路,除此之外孩子谈恋爱并没有什么不对。
一般父母会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去阻止孩子结识异性和谈恋爱,例如孩子太小,应该把精力、时间放在学业上。这些理由本身是无法驳斥的,但是我身为一个“实用主义者”(一些学员给我的称一号),我对事情总是看实际可行的一面,而不受冠冕堂皇、空泛无效的东西所误导。事实上孩子成长过程中,他的社交群体(同学、朋友)的思想行为模式和社会大众的价值观,控制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当父母用那些道理劝说孩子不成功时,也许该改用我上面提供的方法对待孩子。不然的话,把孩子关在家班,他的心不在,学了再长时间也不会对学业有什么帮助?事实上,因为与父母有矛盾而造成的紧张关系,倒会使孩子的学业更差了。

适婚年龄
法律上规定了结婚的年龄,达到了便拥有了自主结婚的权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法律,适婚年龄也会有不同。法律赋予人们这个权利,是因为,立法人认为一个人到达这个年龄便已经有了足够的成长,能够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事情。因为社会一直忽略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足够的
成长往往只是生理的成长,而现实中青少年的心智成长已经越来越追不上他们的生理成长。
什么年龄最适合结婚?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近年社会风气倾向于晚婚,表面上考虑的囚素往往是环境性的:经济条件、工作性质、家庭状况等;个别的还有“奉子成婚”:身孕不得不提早结婚。但事实上,推动结婚决定的多是两人的心理状态,这与成长过程巾与父母的关系有关。
如果两人的心理都充分成熟,同时又明白本书 第一部分所讲的道理,他们已具备足够条件去建立一份成功快乐的家庭生活。这样的话,年龄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当两人尚未肯定已具备这些条件,虽然两人之间已经有浓厚的爱,也应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共同尝试培养出那些条件,婚期并不重要。毕竟,结婚是两人的事,而且是关乎一生的事,他人制定的标准或规则不应是优先考虑的条件。
个案讨论4:三个寂寞的女台商
2002年12月26日出版的台湾《一周刊》有一篇文章,描述了三位单身的台湾女士的心声。她们年龄从31到40,都是在大陆工作,事业上很有成就,但在感情生活上很失意。以下是文章的节录和对内容的分析。
A小姐大学毕业,37岁就当上一家投资顾问公司的老总,手下有100多位员工。她摆出一个才民有自信的形象:“平时,我总是把自己弄得忙忙碌碌的,工作、会议、朋友、派时……但表面再怎么喧哗,也难逃午夜一人孤独寂窦的心情。”她爱与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女孩子在一起,喜欢泡酒吧,共同排遣异乡的寂寥。她们都是单身、高薪、“还有一点年纪”,聚在一起,不是品尝美食,就是讨身边的男人品头论足。
B小姐已经40岁,是表演工作坊在中国开疆辟土的前锋部队,已经在北京工作了十年,在职场上给人强势的印象,然而,事业有成,心灵却是空虚的。她年轻的时候,以为女孩子要温柔碗约才能嫁出去,而不知道内心其实隐含着退缩的个性。为了逃避结婚的压力,她30岁时来到大陆工作。在大陆,她曾经与一个法国人相恋了一年,后来男的提出分手,她不假思索地答应了。这些年来,身旁也有不少追求者,但多是已婚的人。
C小姐四年前在美国拿了个MBA学位,只身来到大陆创业。她先后在北京与上海创立了两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光是费用支出每月便需要30万元。好强的性格,让她在事业上闯出一片天地。但她总是一个人: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独饮。想的总是工作:检讨今天的工作,计划明天的行程。来大陆第二年的一个晚上,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全城沸腾喧嚣,她却一人辗转难眠。内心突然感到寂寞,想到如果在这么美好的夜晚,有另外一半在身边,才会觉得值得庆祝。于是立下心愿:2008年在北京看奥运比赛,身旁要有先生和孩子。
令人满意的爱情不会从天而降,也不能漫无目的地找寻,更不可能无意中碰到。想拥有满意的爱情,必须:
(1)清楚认识自己;
(2)对爱情对象有正确和清晰的要求;
(3)找到合适的对象后,双方共同努力经营你们的爱情。
从文章中我们了解到,三位女士对上面的三点要素,不是没有想过,便是有错误的信念和价值观。如果她们继续那样的思想心态和行为模式,我担心她们不会有机会享受到满意的爱情。
A小姐下班后便和女友到北京的“酒吧一条街”一家一家地“泡”。同时原文这样写:她是“十足的女权主义者,她的独立自主,让缺乏白信的男人无福消受。”其实A小姐自己也没有自信。她不知道,经常流连酒吧的人都是缺乏自信心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没有目标和方向,只有憧憬,希望通过碰运气,有一天碰到一些好东西。爱去酒吧的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者在某些方面(例如跳舞)出众,希望吸弓}别人的注不意。A小姐在那些地方不会找到有足够自信的男人。
A小姐说:“西方人从小被教育得很有自信”。这不可能是真的,也许只是被教育得很有自信的样子。真实的是西方人从小就被教育得很强调自我——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那篇文章马上就证明我说的,因为文章跟着说:“不过,她最近运气不好,前一阵子交往的老外竟是个‘大男人’”两人在一起,“除了做爱会起化学作用外,其他时间都在争论。”有足够自信的男人是不会“大男人”的。处处逞强、不退不让、只看到自己的需要都是自信不足的表现。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便只可以把无法解释的东西归咎于运气了。
A小姐说:“工作上的成就能带给女人什么?我不知道。不过,肯定不会带来的东西就是男人。”她在日记中写下:“你在1300万人中间游荡,却碰不到可以牵手相伴,哪怕是只走一段也好的伙伴……”这里说出的很多信念和价值观都妨碍A小姐建立成功快乐人生。首先,工作是人生的一个部分,爱情是人生另一个部分,两个都很重要,但是不应该混为一谈。工作肯定带给了A小姐很多东西: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知识经验、别人的肯定和尊敬等。她的人生很需要这些,若她有了满意的爱情而完全没有了这些,她也一样会觉得很空虚。问题是她没有把工作和爱情看作是两件各白独立、需要分开努力的事,而只把时间、精力放在工作上,然后投诉工作的成就没有带给她一个男人!她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使她内心力量有不足之感。其次,她用了“男人”和“伙伴”两个词,显示出她对所要追求的是什么还未清晰。男妓也是男人,而“牵手相伴”则需要内心的一致,她真的愿意接受“只走一段”的伙伴吗?
A小姐若要找到成功、满意的爱情,她必须做以下的事:
(1)细心思考后,写下她对爱情的最低要求,和这些要求如何能体现在一个对象身上。把一些以前在乎,现在细想之下发觉其实并不那么重要的要求写在另一张纸上,用来提醒自己以后不要被这些误导了。
(2)把工作与爱情完全分开。若她真诚地跟随上一条的指示去做,她写出的东西不会包括对对方财富和事业的要求。她自己也应该采取一个这样的态度:充分地接受和享受自己工作上的成就和所带来的好处,对自己的工作成就感到欣慰和骄傲,但是,爱情完全与事业无关,爱情是两个人的心灵相通。两件事情的环境、态度、心境、想法和技巧都完全不同。
(3)制造一些新的环境去找寻可能的人选,例如选择一些与工作完全无关的活动项目,比如有关学术的、兴趣爱好的、社会服务的等,参加学习班或工作小组。
(4)找到一些符合最低要求的人选,先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例如三个月),同时努力地投入那些学习研究或活动,使自己得到他人的接受并被他人所注意。
B小姐也是缺乏自信,她老是否定自己婚恋的资格,因为自己没有资格而感到仿徨。她也是错误传统观念的受害者,她说:“从小就被教育要温柔婉约才可以走上结婚之路;我很温柔啊,可我还是一个人。”只是,文章的另一处说“职场上,B往往给人强势的印象”究竟她是温柔抑或强势?我看是:B小姐认为感情的事情“我该温柔”,而工作上则“我该强势”。把两者调和一下也许会更好吧。
其实,在内心深处,B小姐有很强烈的“我没有资格”的信念。她说:“在台湾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逃避结婚的压力。后来到北京,耳根子清静了,才知道自己潜意识里是想逃离台湾”。文章说:“她曾经有位相恋一年的法国男友,可是当他提议分手时,她竟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她后来想想,竟连原因也没有问,好像没有什么好争取的了”。朋友们为她的婚姻着急,介绍男友给她,她说:“朋友介绍的对象都很好,单身,事业有成,可是人家喜欢的是高挑的漂亮美眉,我能怎么办?”自己认为没有资格,别人不会认为你有;自己放弃去争取,别人自然亦放弃你了。B小姐找出了很多不如别人的理由,而没有盘点一下白己比人强的东西(连温柔婉约都被她否定了)。她的确没有什么好争取的,因为她已经决定了自己没有争取的资格。 B小姐又说:“台湾单身女人在大陆的三大劣势:和大陆男人谈恋爱,经济因素是个大障碍;老外都喜欢漂亮美眉,对感情一副游戏人间的态度;在大陆的台湾男人不是整天在家泡酒,不然就是已经结婚了。”她对“我没有资格”的信念十分坚持,除了有自己不如别人的一大堆理由外,还怕自己不死心,再找上一大堆“尝试也不会有用”的道理出来。我不明白她说的“经济因素”的确切意思是什么,她想与财富结婚还是和男人结婚?她准备嫁人做归家娘让老公养她一生吗?老外也未必一定只爱美貌,我便知道有很多例外。也许她只看中在乎美貌的老外,或只对相貌堂堂的老外有兴趣?台湾就有很多好的男士,为何不回台湾找?
B小姐若想生活有所突破,除了检讨上述的信念和价值观外,前面写给A小姐的建议亦一样有效。
C小姐的问题最为严重。她简直是在寻找感情生活的“必死”之路。她在到大陆创业前,才结束一段已论及婚嫁的恋情。她说:‘他各方面都比我好太多了,给我很大的压力。比知识比常识都不如他,那我还能比什么,比看电视吗?”来大陆工作后,她也谈过很多次恋爱,但每一段恋情都坚持不了半年,就被她中断了。她说:“新的男朋友总不能比之前的差吧……”这不是自绝出路吗?与前度男朋友分手的理由是他比自己好太多,而现在每找一个新的男朋友都要求比之前的一个更好,那不是会比自己更好太多,因而更要分手?何况,文章说C小姐很能干,旧的男朋友比她更好,现在每次找的都要更更好,用数学的角度看,她能找的理想对象的机会是一次比一次少了。
这还不够,好像为了确保她不会成功,她还要求“先有面包才有爱情,而且要彼此拿着自己的面包来谈爱情”。我还是问这个问题:她想与财富结婚还是和男人结婚?若她想两样都要,当然机会又更小了一些。
文章说到C小姐谈过多次恋爱,每次都不到半年便被她中断了。她这样说:“谈谈小恋爱是可以啦,但是要考虑到长久相处,我就清醒了,他能给我的我都有,何必耗下去呢?”抱着这样的态度谈恋爱,每次的感觉都会更淡漠一点。她不是在谈恋爱,只是在消遣寂寞。像找人来跳舞一样,音乐完结使把对方推开。C小姐是绝对不会有机会在爱情上成功的。除了上述的理由外,尚有最重要的一点:她对男人并没有一份尊重,合她意的男人不会接受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