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爱上双人舞 > 第二部分:必须的成长

第二部分:必须的成长

书籍名:《爱上双人舞》    作者:李中莹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人需要成长
生活在远古的人类,需要担心生命之安危、食物之获捕,虽然时刻处在慌恐之中,但要照顾的事情和因而所需要的能力,与今天相比,其实很少。今天的人类,没有远古人的那些担心,却有千百件事出现在每天的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做出选择、决定。文明和科技带来的是高素质的生活,同时带来取舍时的迷惑、仿徨、痛苦、挣扎,这其中更包括因为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变得复杂而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相比之下,远古人只需学到捕获和逃生的技能,便能成长、独立和建立自己的家庭。而现代的人,往往
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却仍在孩童阶段,没有真正地成长成熟。
心理未曾充分成长的人,也需要结婚生子。这些人做了父母,难以用成熟的方式对待孩子,这样,孩子便更难有充分的成长。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成长与未曾成长的主要分别在于:成长了的人能够照顾自己、照顾别人;而未曾成长的人则需要别人的照顾。就像森林里的土著民族一样,孩子从玩耍中学习生存的技能,有危险时便躲在成人的身后获得庇护,得到父母的照顾。当孩子成长后,他就需要狩猎和保护自己的孩子。就算在今天的社会,这个规律仍然存在。当一家人在山里迷路时,通常情况下小孩子会坐下哭泣,而成人则会思考如何脱离困境—虽然心中慌恐,但仍能安慰孩子。不论男女,到了成年,都需要有同样的责任和能力:照顾自己、面对挑战和保护家人。
一个人的成长,当然不是转眼间的变化,不能凭父母对孩子说“今天是你的十八岁生日,从今天起你就是成年人了”便成长。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出独立的思考、决策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累成长的经验,这其中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经验。今天的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成长过程使太多的孩子在温室里长大,不能应付社会中种种挑战。
岳丈对未来女婿说:“我的女儿自小便顽皮任性,你需要迁就她。现在见你对她这么好,我也就放心把她交给你了。”这不就是把自己的女儿交托给女婿吗?这个女儿,可能一年后便做妈妈,开始培育下一代,她怎会在结婚后便马上成长,很好地教育孩子呢?
男孩子的成长过程并没有跟女孩子的有何不同,唯一可能不同的是他必须拍胸脯承担:“岳丈大人,你放心好了,我会好好地照顾她”。而事实上,可能他比太太更怕事、更不愿面对挑战,也不愿承担责任。
若你看过拍摄森林土著人生活的纪录片,你会看到成年的土著人怎样面对挑战,处理困难。一个在成长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培养的土著人,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他生活中的需要—寻找食物、狩猎、避开危险、保护自己和家人。他们会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材料,不断尝试,当遇到失败,他们会沮丧一会儿,然后站起来,做下一次的尝试,因为家中的亲人还在等待他把食物带回去。孩子在家中因为肚子饿而吵闹哭泣一一这是他唯一可以做的,直至父亲或母亲把食物带回家。今天社会里,多少成年人在抱怨吵闹,而不愿站起来再做尝试?这种人无论是在工作生活中,还是在感情关系中,总是抱怨对方、抱怨其他人、抱怨政府、抱怨社会,甚至抱怨命运、抱怨老天,抱怨的总是别人,而自己则充满无力感,这就是今天的“等待父母回来”!
大白然并不仁慈。在生物世界里,当一个种族内成年的成员不具备足够的生存能力时,这个种族会面临受到白然界淘汰的危险,这是优胜劣汰定律。
然而今天,却有很多父母以为最重要、为家人最应做的事就是努力赚钱,把金钱留给下一代,正是这些想法使孩子在“育婴箱”内成长,不能面对风雨。但是,没有经历过真正成长过程的孩子,虽然有钱买食物让自已在生理上成长和活下去,但却无法使自己在心理上有同样的成长—衣食无忧,但总是活得不快乐。他们会错误地以为可以用钱去买到这份快乐,结果就是“富不过三代”!
十万年前人类所需的能力,今天没有多大用处。那么,今天的人需要些什么能力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咨询经验总结出了“健康心理”应具备的36项能力。当一个人成年时,拥有这36项能力,他将可以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成功地做到照顾自己、保护家人,而且每天活得成功快乐。

什么是“健康的心理”?
我在2000年总结出由35项心理素质构成的健康心理的定义,在香港出版的《情绪舒导学》一书中列出。2003年初做了轻微修改,增加了一项,共36项如下。
这36项心理素质,分为6大类:
1.思想态度—最基本的处理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态度
2.学习提升—保持与时共进、乘风驭浪的能力
3.自我管理—有效地照顾自己的人生
4.人格发展—有效地为自己进行定位
5.情绪智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6.人际沟通—有效地与其他人相处
这36项心理素质都可以从思想和模式上呈现出来,以下就是扼要的解说:
1.思想态度
(1)对所有的人、事、物都抱着“三赢”的态度:我好、你好、世界好
(2)常怀着“我如何能做得更好?”的态度
(3)经常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4)在困难时能够刻苦坚持
(5)灵活
(6)有创意,富于幽默感
2.学习提升
(7)对很多的事物都有兴趣
(8)有效地运用内感官
(9)想掌握有关的学问和知识
(10)多问“为什么”和“如何,,
(11)不满足于简单答案而想了解更多
(12)有尝试的勇气,可以付诸行动
3.自我管理
(13)自己可以做的不假手他人
(14)白己想要的自己去争取、创造
(15)以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为荣
(16)爱护和尊重自己
(17)有效的时间管理
(18)有效安排自己要做的事
4.人格发展
(19)认识自己拥有和未有的能力
(20)能够改变妨碍自己成长的信念
(21)具备有效思维的能力
(22)肯定自己拥有与别人一样的资格
(23)尊重每一个人的界限
(24)认识和珍惜自己能够做到的对世界的影响
5.情绪智能
(25)明白情绪其实是来自本人的信念系统
(26)接受自己的情绪
(27)具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28)关心别人的感受
(29)明白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30)能够接受“失去”
6.人际沟通
(31)有效表达白己的意思
(32)能够主动与人接触
(33)接受跟自己不同的人
(34)能够妥善处理别人的不当言行
(35)能够面对公众说话
(36)良好的谈判辩论能力
这36项心理素质,任何人都不会天生就有,而是必须在成长过程中培育出来。这些心理素质,不会限制一个人的人生取向和生活模式。相反地,无论在什么环境、做什么工作,都能够让这个人活得更开心、更成功。所有的心理索质,都可以在家庭、学校,经由成年人引导而让孩子建立起来。

假如没成长,在恋爱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个没有充分成长的人,他会欠缺上面36项中的某些心理素质,同时会有与那些素质有关的问题出现,看看今天社会里青少年的问题,便会很容易知道他们在哪些地方没有充分成长了。
总的来说,没有充分成长的人,还会保持小孩子的心态:不负责任、没有做该做的事、不能妥善地照顾自己、有问题出现时不是逃避就是找别人代其解决、多抱怨、无力感重、人际关系欠佳、只求外表威风、不讲实际的提升……
这样的人,往往期望在婚姻中找到父母,而婚姻配偶是不能做对方父母的,就算愿意也绝对不会成功。所以,很快便有失望的情绪出现,对对方有大量的不满,婚姻可能因此而变得极不愉快。
不少婚姻里,因为两人都没有充分成长,而每天都生活在争吵中。这样的人,在婚姻破裂分手时会感到十分痛苦,不愿放弃对方。他们的内心有一个矛盾:这个伴侣不能继续,但是,我不能放弃爸妈!
有人结束一段婚姻,很快便展开另一份感情,也有人在一份出现了问题的感情关系尚未结束时便展开另一份感情关系。这些人都是迫不及待地在找爸妈,结果是另一次的失败和失望。
没有充分成长的人,如果了解了自己的状态与需要,就可以不断提醒、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帮助自己补回那份成长。这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若能有NLP的帮助,会更快、更理想地完成。

埃里克?埃里克森的“成长的五个阶段”
社会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c H. Erikson)的研究指出,一个人从生到死,共经历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里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充分地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中会感到乏力出现困扰。最初的五个阶段应该在21岁之前形成。我发现很多辅导个案的情况与他说的吻合:今天的心理障碍.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有很大的关系。
21岁之前五个阶段的主题成长需要是:
?第一个阶段:1岁以前—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个阶段:2岁一3岁—自主与羞愧
?第三个阶段:4岁一5岁—主动与内疚
?第四个阶段:6岁一11岁—勤勉与自卑
?第五个阶段:12岁一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下面简略地介绍每一个阶段的意义。

第一阶段:1岁以前一一信言任与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表现得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
?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需要别人照顾;
?不能信任任何人。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表现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阶段:2岁一3岁—自主与羞愧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注意到身休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若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支持及尊重,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成长中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及嘲笑,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很容易产生害羞及羞愧的感受。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
?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经常做出不恰当的道歉。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知道白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阶段:4岁一5岁—主动与内疚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白己的主意行事;
?发展出主动性。
若在这个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常常说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者秘密地进行。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害怕犯错;
?感到无助及内疚;
?只懂得安慰别人;
?回避风险;
?隐瞒错误。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阶段:6岁一11岁—勤勉与自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并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了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凡事要求完美;
?经常拖延及耽搁;
?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阶段:12岁一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找出怎样适应世界的方法;
?接受自己生理上的变化;
?界定自己对于异性的身份;
?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确定人生应怎样过。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允许他去探索自己的梦想及感觉,尝试新的想法,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又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过早地强逼他进入某一个角色,他会形成反叛的个性或者变成一个轻浮的人。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险(特征):
?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对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不能确定人生目标;
?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需要凭拥有的财物、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地位。

NLP中的“自我价值”概念
身份、自我价值和角色
一个人的“身份”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最高层面: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有一个怎样的人生(内地心理工作者称之为“自我”)。“身份”是一个综合的名称,为了能够对“身份”有更多的认识,我们需要看看它的实质,那就是“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就像是一颗钻石的本体质素,身份就是整颗钻石。钻石的多个面,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出钻石的光芒,就如一个人生活中的多个角色,其实都是这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反射面。所以身份是由很多个不同的角色组成,每个角色都有一不完全一样,甚至很不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
综上可知,自我价值(身份)包括了一个人所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里,都有符合该角色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因此,在不同角色中一个人会有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出现,但是,总离不开这个人的自我价值范围。自我价值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它的不足,就是今天社会里种种个人问题的基本根源!
NLP相信一个人已经拥有使自己人生成功快乐所需的所有能力,如果一个人感到未能在每天、每件事中体验这份成功快乐,除了检讨是否没有在事情中做到三赢之外(我好、你好、世界好),也可以凭检讨和提升自我价值而有所改善。
身份往往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层之中,在那里,文字的作用不大,所以,文字不容易描述和解释身份,用比喻和例证较为容易。当一个人意识到身份有所不足,他便已经开始了提升之路。因为潜意识存有比对、反省的能力,也因此而会开始寻找和发展新的神经元网络。

自信、自爱和自尊
一个人的白我价值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孩童的阶段,身边的成人如何引导他去理解每一件事,如何教给他就每件事做出反应,决定了这个人能否培养出足够的自我价值。
简单地说,自我价值就是自信、自爱、自尊。
?自信就是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一个人对自己没有信心,就不能对别人有信心,别人对他也不会有信心。
?自爱就是爱护自己。一个人不爱自己,就不能爱护别人,别人也不会爱护他。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白己,就不能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自信是信赖自己的能力,也就是那种能够带给一个人正面价值的能力。任何能带给自己很多价值的东西,自己都会爱护它。对它有了爱护之心,才会尊重它的存在。自信不足的人,不会爱护自己,也会做出种种事去使别人不爱护自己;自爱不足的人,不会在乎如何尊重自己,也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所以,必须先有足够自信,才能够建立足够的自爱和自尊。

自我价值不足
真正有足够自信的人,并不是那些处处显出力量的人,如果一个人需要拿着刀走路,他的胆子肯定大不到哪里去。真正有足够自信的人,无论与什么人相处,对方都会感到自然,得到他的尊重,同时对方也会觉得应该给这个人足够的尊重。
以下的比喻可以简单地解释一个人的白我价值与他种种行为的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有100分的自我价值,其中内心的占80分,外表的占20分。因为需要外表的20分,所以就算自信十足的人,仍会想穿得好看一点,希望有人赞美他。
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建立出充分的白我价值的人,例如内心只有30分,可能他会有两种心态:
第一种是认为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内心只有30分,因此不惜一切地去维持“我有不只80分”的假象。例如事事争强,注重面子(表现出更高分数);故意做炫耀力量的事、故意与代表权力的人作对,或者故意违反规定,坚持己见、任意妄为、不顾他人等。
第二种是知道不如人,处处退缩,怕承担责任,不肯认错(分数太少,不能再减);到处批评别人,希望借此使他人减分,终于与自己同等。自我价值不足的青少年会用种种方法增加外表的分数,例如爱买名牌产品、崇拜明星、标新立异、与暴力闹事的人为伍、做出种种出轨行为等。这些现象,往往持续到成年。其中嗜赌的行为恐怕就是希望用5分博取20分的表现,明显地表现出自我价值不足。
一个母亲把四岁的亲生女儿从23层楼抛下。她对女儿的生命如此轻视,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生命同样轻视(不爱自己怎能爱别人?)。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出足够的自我价值。
反之,一个有足够自信、自爱和自尊的少年,会拒绝不良分子引诱他尝试吸毒。他会说:“我有如此大的能力,能够做这么多的事,有这么多的方法去找到乐趣和满足,我不需要这些。何况我要保全自己的力量,争取别人对我的尊重。这些毒品能够给我的,不值得我去做这些事。”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价值不足时,潜意识里会不断地找寻侥幸、以少博多、不劳而获或者占便宜的机会。贪心、爱冒险、小器、妒忌、自私、见利忘义都是价值不足的表现。到处说人坏话爱讨论花边新闻,揭发别人隐私,爱捉弄别人,只说不做等,都是价值不足的表现。

关于身份的局限性信念
一个人最严重的“局限性信念”是三个关于“身份”的信念,这些信念可以归纳为三类:
“能力性”的局限信念一一“我没有能力”(helplessness)。
例“我不能放松”解决的方向是认识本有的庞大能力(capability)。“可能性”的局限信念一一“我没有可能”(hopelessness) 。
例“我这个病不会好了。”解决的方向是看到希望(hope)。
“资格性”的局限信念—“我没有资格拥有美好快乐的人生” (worthlessness)。例“我的命生成这样,是应该受苦的。”解决的方向是感到可以有美好的人生(deserving)。
“我没有资格”在中国人中是常见的现象,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容易培养出有资格性局限信念的人。我在咨询时发现,很多来访者的表现,表面上似乎是能力性或可能性的局限信念,但是经过细心分析后,其实都是资格性的局限信念。

“家庭系统排列”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家庭系统排列”( family constellation)是现代德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创立的一套家庭治疗技巧,特别擅长于解决跨代的、极深沉的家族系统问题所引起的心理障碍。海灵格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受到很多深层的、非意识的法则所控制,他称这些法则为“隐藏动力”。这套技巧,能够解决很多传统心理治疗束手无策的问题。
以下介绍海灵格的部分观点,可以为解决一些人在婚姻恋爱里出现的情绪、态度和行为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1)在亲子关系上,海灵格发现孩子一与父母的联系是极度深厚和牢固,不能用任何事情加以破坏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理由,例如生活困苦、没有教育机会,甚至生存受到威胁,使父母与子女分开,但是在心灵的深层,并不能改变这份联系。孩子内心深处强烈渴求着要与父母在一起,即使父母跳入死亡的火焰,孩子也愿意追随。所以,当孩子因为上述的理由被领养,表面看来是做了件好事,但事实上孩子成长后往往有一心理的问题。在孩子的内处,只要能够与父母在一起,不会在乎生活困苦、没有教育机会,甚至生存受到威胁的。所以海灵格认为助养比领养更好。
一个被领养的孩子或许会感到被父母抛弃了。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文明时期只占很小部分,文明产生之前的人类生活里,被父母抛弃的孩子是不能活的。所以,被领养的孩子内心深层有一份“我没有资格(活下去)”的信念。他意识上并没有察觉这份意念,但是在生活中,他容易做出跟白己过不去的行为,把自己好好的工作或感情关系破坏。他也许还会常常否定自己、不能说“不”、逃避机会、不愿尝试。
(2)一些不是被领养的孩子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一些事情使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这些事情包括:
?父母离异,孩子跟随的一方再婚;
?孩子幼小时,父母亲经常不在身边或者极少时间在身边;
?父母偏爱其他子女而歧视孩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